数据分析 — 互联网行业指标体系(活跃指标类)
活跃指标类用于衡量用户使用产品的频繁程度和参与度,反映产品的用户活跃状况与粘性 ,具体如下:
DAU(日活跃人数) :指一天内有过至少一次活跃行为的用户数量。
比如一款社交APP,每天有300万人打开APP聊天、刷动态等,这300万就是该APP当日的DAU ,体现产品的日常活跃度。
WAU(周活跃人数) :统计一周内有活跃行为的用户数量。
假设某在线教育平台,一周内有5000名用户登录平台听课、做作业等,这5000人就是该平台的WAU ,可反映产品在一周内的持续活跃情况。
MAU(月活跃人数) :指一个月内有活跃行为的用户数量。
像某电商APP,一个月内有2000万用户进行了商品浏览、下单等操作,2000万就是其MAU ,代表产品长期的活跃用户规模和市场影响力。
活跃率(衡量产品健康度) :一般用DAU与MAU的比值表示 ,反映用户在一个月内的平均活跃天数比例。
若某APP的DAU是50万,MAU是200万,活跃率 = 50÷200×100% = 25% ,意味着该APP用户在一个月内平均活跃天数占比为25% ,可辅助判断产品对用户的粘性和使用频率。
在线时长(APP活跃度健康度) :用户使用产品的总时长,可细分为人均单次使用时长和按日等周期的人均使用时长。
比如某视频APP,用户平均每次打开观看视频20分钟,一天内人均使用时长为40分钟,体现用户对产品的沉浸程度和使用深度,时长越长,商业化潜力(如广告投放价值)可能越高。
启动次数 :用户在一定周期内打开产品的次数。
例如某社交软件,用户日均启动次数为8次,反映用户使用该产品的频繁程度和依赖度。
PV(页面浏览量) :用户浏览页面的总次数。
如一个资讯网站,一天内所有页面被用户浏览了100万次,这100万次就是该网站当日的PV ,体现网站内容的受关注度。
UV(页面浏览独立用户数) :一定时间内访问网页的不重复用户数量。
若某论坛一天内有10万不同用户访问,UV就是10万,用于统计实际访问的用户规模,避免重复计算。
忠诚用户数(连续活跃X周以上用户) :连续多个周期(如周、月 )保持活跃的用户数量。
比如某游戏连续12周及以上每周都有登录行为的用户有5000人,这5000人就是忠诚用户数,是产品核心用户群体,对产品长期稳定发展至关重要。
使用时间间隔 :用户两次使用产品的时间间隔。
比如某健身APP用户平均每3天使用一次,反映用户使用产品的时间规律,可辅助分析用户需求频率和产品粘性 。
用户活跃行为分析 :对用户在产品内具体活跃行为(如点赞、评论、分享、购买等 )进行分类统计和研究。
例如某内容平台统计发现用户每日点赞行为有10万次、评论2万条,通过分析这些行为,了解用户兴趣偏好和参与度,为产品优化和运营策略制定提供依据。